抚州学校大全抚州小学大全抚州黎川第一小学

抚州黎川第一小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344000
  • 网站:
点击查看“抚州黎川第一小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黎川一小坐落于黎川县老城区,与黎川二中毗邻。学校历史悠久,始创于1919年。革命烈士邓梅村曾在该校任教,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国家一级演员余珊鸣、华东交通大学教授蔡彪等人先后在该校就读。新中国成立后,校名先后改为“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日峰镇第一小学。”2010年9月更名为黎川县第一小学。

黎川县城第一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24200 平方米,建筑面积5951 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929人,有教职工58人,学历率达标为100%。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关怀下,学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三年政府先后投入资金210万元,用于校建和设备添置:2008 年完成了远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2009年新建了篮球场,2010年新建了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994平方米。学校现有专门的科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心理咨询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共13个,教学仪器按省定二类校配备达标。图书室藏书量15721册,能满足现代教学和师生阅读的需要。

学校始终把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每学年抓好“七个好”(做好操、走好路、说好话、写好字、扫好地、上好课、读好书)养成教育专题教育活动,每月开展“一个好”教育,每月评选“示范班级和”一批“示范生”,以此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学校十分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为了增进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要求心理咨询老师动接近学生。针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遇到的困惑和身心特点,进行个案咨询。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德育教育的场所,做到“让每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个景点都寓意。此外,学校努力构建书香校园,把诵读中华古诗文和规范语言文字书写作为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内容。

学校锐意进取,求实创新,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连续五年获县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奖,2009年被评为市先进集体,省安全文明示范校,2010年被评为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工作先进集体。2010被“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总课题组授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础重点试验课题——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2011年4月被评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标兵和教学能手。我校有教师40余人次获省、市、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位教师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质课竞赛奖,教学基本功竞赛,学生1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教师论文有5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别奖,制作15个课件获市级以上奖;2人评为县级学科带头人。我校教师还积极从事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工作。结项课题有市级课题《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究》、教育部“十五”部级规划课题子课题《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育部“十一五”部级规划课题子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与课堂学习情景创设研究》,已立项的有国家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3个。

学校史记

黎川一小创办于1919年前后,校址设在药王殿“现气象局”,校名为“黎川县立高等小学”。1934年迁至乩坛庙(现一小),改名为新城县“第一中心国民小学”,当时在校学生约400人,教师16人,附设幼稚班一个,后又改名“区中心小学”。革命烈士邓梅村曾在该校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校名改为“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1986年改办为“城关镇五七中学”。1973年8月恢复为城关镇第一小学。

1989年,日峰镇一小、三小合并为“日峰镇一小”。2010年,更名为“黎川县第一小学”,隶属黎川县教育局直接领导和管理。调整后有教学班19个,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50余人。

1996年,学校自筹资金近7万元,创建幼儿园一所,命名为“春苗幼儿园”,设大、中、小班,幼儿120余人,保教员11人。

1998年,学校有教学班21人,学生900余人,教师58人(大专8人,中专40人,中共党员14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34人),教学办公室用房约3200平方米,教工住房3000平方米,总面积8380平方米。近几年来,学校建起设备齐全的自然教学实验室、仪器室、电教室、微机室等。

坚持德育为首是黎川一小的传统,学校根据实情推出“5.1.1”德育体系。“5”即五心:中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1”即一个目标,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远大理想,素质高的跨世纪合格人才。

黎川一小在地区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校教研专题获二等奖。全校有5名教师论文获地级奖,3名学生的作文在《摇篮报》上发表,2名学生在全国第二届“丑小鸭”作文竞赛中获三等奖。

几年来,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提高,优质课评比连连获奖。2人获地优质课三等奖,3人获县优质课奖,多人获镇优质课奖,1人获县教师五项技能比赛第二名。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校开展了数学、语文、微机等兴趣小组,近几年来,学科竞赛硕果累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国级二等奖2人;国级三等奖9人;省级三等奖1人;地级三等奖22人;小语竞赛地级三等奖3人;少儿计算机竞赛地级二等奖6人,三等奖4人。

学校新闻

1,我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心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本次的安全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意识,使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进一步增强全校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体学生生命和财产的真正安全。

2,黎川县关工委关爱报告观摩课报道

黎川县关工委报告团莅临黎川一小作观摩教学报告。主讲王炳良老师用生动的故事、精炼的语言为同学们重新诠释了《三字经》。指出了《三字经》在古代的重要作用及现代的社会价值。

《三字经》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用简短的1000多字涵盖了古代天文、地理、数学、生物、历史、文化、礼仪、道德······各方面的内容。成为古代儿童的识字课本、诵读蓝本、常识教材、道德范本和养成圭臬。王炳良老师用生动的小故事阐述了它从中蕴含的尊敬师长、宽厚待人;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等道理,用平实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了“三字经”中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

我校曾经以《三字经》作为经典诵读的内容,也开展过《三字经》的诵读比赛。王炳良老师的报告,让同学们对《三字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也有一些精神糟粕和艺术瑕疵,但不能掩盖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依然值得我们尤其是当代年轻父母和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现代人需要的精神养料。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